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在长途驾驶过程中,很多车主都曾经历过这样的困扰:关闭车窗长时间驾驶后,逐渐感到困倦、注意力涣散,甚至出现头痛等症状。传统认知往往将这些现象简单归咎于“车内缺氧”,但真正的元凶其实是不断累积的二氧化碳(CO2)。相较于室内环境,车内空间更为狭小密闭,CO2浓度的上升速度更快,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更为直接且严重。缺氧的本质:CO2的“隐形攻击”科学研究表明,在标准大气压下,车舱内的气体变化具有特殊性。空气中氧气的正常含量是21%,对人体产生影响的临界值为19.5%,低于临界值人体易呼...
4-30
在医疗监护领域,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ETCO2)作为关键生理指标,已被纳入现代生命体征监测体系,与体温、呼吸频率、脉压、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共同构成六大基础监护参数。该指标能实时反映患者代谢水平、通气功能及循环状态,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价值。2017年由国内急危重症领域专家联合制定的《急诊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专家共识》,系统阐述了该技术在气道管理、呼吸监护、循环评估、辅助诊断及预后判断等五大临床维度的应用场景,尤其在麻醉管理优化、呼吸支持效果评价和心肺复苏质量监控方面展现显著优势。...
4-25
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根据英国卫生与社会保障部研究数据,英国每年平均发生50起家庭一氧化碳中毒致死事件,并导致高达4,000例医疗就诊。为降低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率,近年来多国相继出台法规强制要求室内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在政策驱动下,室内一氧化碳报警器的安装已成为强制性安全措施,这也直接推动了全球一氧化碳报警器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四方光电早前已成功开发一氧化碳传感器及报警器解决方案,致力于通过精准气体检测技术降低中毒事故发生率。面对市场对OEM一氧化碳报警器...
4-18
标准简介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成为行业核心议题。近日,工信部最新颁布的GB38031-2025《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将于2026年7月1日正式实施,以热失控防护为核心构建多重生死防线,被称为“***严电池安全令”。核心修订内容如下:✔热失控防护升级:电池系统在单体热失控后2小时内必须不起火、不爆炸;✔温度严格管控:所有监测点温度≤60℃;✔报警响应提速:热失控信号需在5分钟内发出预警,且报警前后5分钟内乘员舱内无可见烟气;✔新增测试场景:新增底部撞...
4-17
近年来,车内空气质量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车辆作为主要污染源,在排放颗粒物的同时,行驶过程中外部污染物也会通过通风系统进入舱内。舱内颗粒物浓度升高的成因可分为:1.外部因素大气污染:雾霾天气使用外循环时,低质量外部空气导致舱内PM浓度升高交通尾气:密闭空间内拥堵怠速加剧有害尾气暴露道路状况:多尘或泥泞路况增加颗粒物侵入2.内部因素内饰挥发:座椅/塑料件释放颗粒物人为活动:吸烟、喷雾剂使用等行为3.车辆功能因素空气循环:长期内循环导致污染物积聚滤芯失效:空调滤芯老化/堵塞降低过滤效...
4-16
四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的创新型电化学一氧化碳传感器ECO-5011系列已成功获得UL2075认证,标志着该系列产品在一氧化碳气体检测领域实现了优质的品质与可靠性。UL2075作为气体与蒸汽探测器的核心认证标准,为包括一氧化碳(CO)在内的气体检测设备开发与认证提供了关键指导。该标准依据美国国家消防协会NFPA70《国家电气法规》,规定了适用于室内外环境的便携式可燃气体及蒸汽探测器与传感器的技术规范。为满足UL2075严苛要求,四方光电一氧化碳传感器历经多项精密测试,涵盖精度验证...
4-15
近年来,全球平板显示面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下游消费电子领域(电视、电脑、手机等)以及商用显示、车载显示、医疗显示等专业显示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为应对市场扩容需求,LCD和OLED面板制造过程中亟需提升良品率,以确保终端市场产品供应并维持市场竞争优势。影响LCD与OLED质量的核心要素在平板显示制造工艺中,颗粒污染与静电损伤是影响良率的两大关键因素。随着器件小型化与精密化发展,高密度集成电路的图形特征尺寸及表面沉积层厚度已缩至微米级,这使得生产工艺对颗粒污染更为敏感。基底表面颗粒...
4-11
在锂电池生产过程中,NMP(N-甲基吡咯烷酮)作为制备正极浆料的重要溶剂,其浓度监控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与生产安全。该物质不仅具有腐蚀性,且易燃易爆特性使车间环境存在安全隐患,实时精准的浓度监测成为保障工艺稳定与人员安全的关键环节。目前普遍采用的催化燃烧式检测仪存在痛点:传感器需频繁停工校准维护,影响产线连续性;1~2年使用寿命增加使用成本;对硅、硫化氢等物质的交叉敏感易导致传感器中毒失效。这些问题制约着锂电池企业生产效率与安全管控能力。针对如上问题,四方光电推出了自主研发的一款...
4-9
自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以来,制冷剂加速向零ODP(大气臭氧消耗潜能值)、低GWP(全球变暖潜能值)迭代及渗透。《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国家方案(2024-2030)(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鼓励自然工质制冷剂替代技术研发和应用。全球日益趋严的法规及环保需求助推,以R290、R1234yf、R744等为代表的自然工质制冷剂技术加速在电动汽车热系统领域的研发和应用。R290冷媒为何更适合电动汽车?与传统内燃机车用空调相比,电动汽车无法使用发动机余热...
3-28
2025开年,DeepSeek几乎刷屏全球,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短短30天内,DeepSeek发布了多款大模型,如DeepSeek-V3、R1、Janus-Pro等,这些模型在160多个国家的应用商店中登顶,甚至在一夜之间抹掉了美股万亿市值。目前,其已成为最快突破3000万日活的APP!对于气体检测行业来讲,它的出现是否将会通过深度学习算法与大数据分析,为行业提供从需求预测、供应链优化到应用管理的全链路解决方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对话这强大的AI软件,看看它是否能帮我们更快地...
3-27
在复杂的工业生产环境中,电气设备的防爆功能至关重要。它如同一道坚固的防线,有效防止因电气火花或高温使自身成为点火源而引发的爆炸事故,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不受损失。2014年,江苏昆山某金属制品公司因缺少泄爆装置,导致铝粉尘云高温引发的重大爆炸事故,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51亿元;2018年,临沂某石化公司因使用的非防爆电器产生电火花,引燃了泄漏的液化石油气,导致重大爆炸事故发生,造成10人死亡,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468万元;2022年,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