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一、背景概述钢铁生产涵盖从炼铁到钢材成品出厂的全过程,主要包括炼铁、炼钢、铸造和轧钢四个核心环节。其中,炼钢作为关键流程,尤其以转炉炼钢为代表,涉及复杂的热平衡与化学反应体系。该过程会产生包括CO、CO2、O2和H2等在内的多种气体,成分复杂。通过对这些气体组分进行在线监测,可以实时反映炉内反应状态,提升转炉煤气回收效率,有效预防喷溅、返干等生产问题,减少不必要的补吹操作,从而保障炼钢过程的稳定与高效。二、工艺简介转炉炼钢过程中加入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铁水、废钢、造渣材料、熔剂、...
6-13
1.氢燃料发动机的发展趋势氢能作为零碳清洁能源,兼具环境效益与战略价值:其燃烧产物仅为水,可实现真正的零二氧化碳排放,同时显著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202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正式实施,将氢能纳入国家能源体系,标志着我国氢能产业进入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当前氢燃料交通技术主要分为两条路径:•氢内燃机汽车(H2ICE):在燃料电池成本高、技术尚不成熟的背景下,H2ICE凭借与传统内燃机的兼容性,成为商用车及非道路机械领域的过渡优选。•燃料电池汽车(FCV):长期来...
6-4
一、行业背景: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治理的紧迫性我国非道路移动机械(主要包括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保有量持续增长,其排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2023年数据显示,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排放的NOx分别占移动源排放总量的14%、17%;排放的颗粒物(PM)分别占移动源排放总量的26%、33%。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已成为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源,亟需有效治理。图12014-2023年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保有量变化趋势图22023年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的NOx和PM排放量分担率二、政策驱动:标准升级与...
5-27
一、渗碳工艺里的“碳势密码":为什么测准碳势这么重要?在热处理渗碳工艺中,碳势堪称决定工件性能的“灵魂参数"——它代表着渗碳气氛与工件表面的“碳交换能力",直接影响表面硬度、渗层深度和组织均匀性。举个例子,碳势波动0.1%,可能导致工件表层100μm内碳浓度变化超0.05%,进而影响耐磨性和疲劳寿命。对于汽车齿轮、航空轴类等关键部件,碳势失控可能引发批量质量隐患。那么,如何精准捕捉这一“看不见的碳信号"?目前主流测定方法各有千秋,选对方法才能少走弯路。二、五大主流测定方法全解...
5-22
一、天然气热值调控的必要性目前,国际天然气贸易多采用热值计价方式,以美元/百万英热($/MMBtu)为计量单位;而我国天然气终端用户结算则多采用体积计价方式,以元/立方米(RMB/m³)为单位。在这种情况下,当进口的液化天然气(LNG)或管道天然气的热值高于国内标准热值时,若仍以体积计量且不采取合适的热值调控措施,就会导致燃气公司进口天然气的成本价格高,而销售天然气的价格相对较低,从而增加企业成本,不利于公司的长期经营和发展。如果组分和热值差异较大的天然气同时进入管网,可能会...
5-16
随着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关注和研究,室内CO2浓度成为判定室内空气质量合格与否的关键性指标之一,当室内空气中CO2的超过一定的含量,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不适及中毒症状:1-2%:嗜睡、注意力不集中2-5%:头痛、心率增加、轻微恶心5%:永久性脑损伤、昏迷甚至死亡综上,在封闭室内需要实时监测二氧化碳浓度,而监测二氧化碳传浓度则要使用到二氧化碳传感器。基于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四方光电提供包括单通道,双通道,双光源,低功耗、小尺寸等多种不同规格的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产品,保证不同环境下检...
5-15
一、关税博弈下的行业困境:进口设备成本失控2024年5月以来,中美欧关税博弈持续升级:美国扩大对华高额关税覆盖领域,欧盟加速推进反补贴调查,技术围堵态势愈演愈烈。2025年开年后,关税博弈更是显现出多变的严峻形势,尽管近期部分消费品关税松动,但仪器设备进口成本受地缘政治与供应链断裂双重冲击陡增,叠加欧美技术捆绑与认证壁垒,国内企业越发深陷入“买不起、修不起、换不动"的困境。与此同时,环保政策趋严与进口替代滞后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在这一复杂态势下,构建自主可控的气体分析仪器技术链...
5-9
1.腔室清洁终点精确控制的重要性与挑战薄膜沉积(如CVD/ALD)、光刻和刻蚀是半导体制造的三大核心工艺,其中薄膜沉积作为基础环节,负责金属、介质及半导体薄膜的制备。为确保薄膜沉积工艺的稳定性,需定期使用NF₃对腔室进行清洁,以去除积聚的聚合物材料。精确控制清洁终点至关重要:l清洁不足:残留沉积物会形成颗粒污染,导致产品良率下降l过度清洁:增加NF₃消耗、延长设备停机时间并缩短腔室寿命。传统方法依赖经验时间控制清洁终点,但最佳清洁时间受多变量影响(如沉积厚度、温度、压力、气体...
5-8
2025年4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气候和公正转型视频峰会上发表致辞,强调各国应坚守多边主义、深化国际合作、推动公正转型、强化务实行动,中国将深化南南合作并宣布覆盖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携手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和进步事业,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反响。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指出,“全球气候治理虽然历经风雨,但绿色低碳发展终成时代潮流"“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加强团结合作,就一定能冲破逆流,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和世界一切进步事业行稳致远"。同时,习近平主席在...
4-30
在医疗监护领域,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ETCO2)作为关键生理指标,已被纳入现代生命体征监测体系,与体温、呼吸频率、脉压、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共同构成六大基础监护参数。该指标能实时反映患者代谢水平、通气功能及循环状态,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价值。2017年由国内急危重症领域专家联合制定的《急诊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专家共识》,系统阐述了该技术在气道管理、呼吸监护、循环评估、辅助诊断及预后判断等五大临床维度的应用场景,尤其在麻醉管理优化、呼吸支持效果评价和心肺复苏质量监控方面展现显著优势。...
4-28
在长途驾驶过程中,很多车主都曾经历过这样的困扰:关闭车窗长时间驾驶后,逐渐感到困倦、注意力涣散,甚至出现头痛等症状。传统认知往往将这些现象简单归咎于“车内缺氧”,但真正的元凶其实是不断累积的二氧化碳(CO2)。相较于室内环境,车内空间更为狭小密闭,CO2浓度的上升速度更快,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更为直接且严重。缺氧的本质:CO2的“隐形攻击”科学研究表明,在标准大气压下,车舱内的气体变化具有特殊性。空气中氧气的正常含量是21%,对人体产生影响的临界值为19.5%,低于临界值人体易呼...